当前位置 : 首页  学术活动  学术报告

“理学大师论坛”第六讲――谢先德院士学术报告精彩回顾

编辑 :系统管理员    时间 :2018-04-16    访问次数 :1221

 IMG_8265_副本.jpg

2018413日下午,我国著名矿物学家谢先德院士在玉泉校区第六教学楼203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们作了一场题为动态超高压下矿物的行为特征与地幔的矿物学模型的精彩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夏群科院长主持。

IMG_8256_副本.jpg

谢先德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藉院士,1996年被推举为美国科学促进会成员,200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兼广东省科学院院长、国际矿物协会主席等。长期从事近代矿物学、天体矿物学和高压矿物学研究,发现或参与发现了18新矿物在我国首次地下核试验场的选定及爆后效应研究以及我国首次地面成坑核试验的地质效应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硼酸盐系统矿物学、天体矿物学和动态超高压矿物学研究,取得了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发表论文210余篇,专著13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13项,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优秀成果奖1项。

IMG_8304_副本.jpgIMG_8287_副本.jpg

谢先德院士首先感谢学院和杨树锋院士的盛情邀请,以“准校友”身份开场,介绍了浙大学子与谢先德院士和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情缘,感谢浙江大学为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培育了一批优秀的骨干人才;接着谢院士介绍了动态超高压矿物学、地下和地面核爆炸实验,引出动态超高压下矿物“冲击变质”的概念和理论,详述了他们团队在矿物冲击变质理论上的四大创新,列举了他们团队在陨石中发现的15种高压相矿物(其中7 种新矿物5种以中国学者姓氏命名),解释了动态超高压下矿物晶体的4种压缩机制,展示了地幔的矿物学新模型,最后,介绍了国际同行对他们的高度评价和赞扬。本次报告由浅入深,由晶粒到薄片到纳米级别的晶胞,每个环节都能感受到谢院士崇高的科学精神,让我们受益匪浅。

IMG_8269_副本.jpg

谢院士的精彩演讲和报告内容丰富,吸引了在座的师生,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增加了学术氛围。地球科学学院师生近百人聆听了报告,并就感兴趣的问题与谢院士进行了交流讨论